查看原文
其他

【电网安全审视】安全管理系列文章(六):国际重大停电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

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-12-18


编者按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主要聚焦电网安全发展战略、电网安全管理、电网安全资源市场配置、电网安全诊断分析等领域研究,从全社会安全资源共享、降低安全响应成本、提升安全响应能力等角度分析电网安全相关问题,提供安全识别、安全诊断、安全政策、安全方案等咨询服务。本专栏将围绕电力安全发展、企业应急能力提升、电网风险管理等主题,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。

文章导读:2000年以来,国际上发生了约125次大停电事故,主要原因包括电力系统结构薄弱、系统保护技术措施不当、电力设施设备长期投入不足等问题。随着气候变化,以及电网的数字化、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,电网安全风险出现了一些新变化,主要包括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、新能源高比例接入造成的网源协调矛盾不断加剧、网络攻击对电网安全的威胁变得现实而紧迫。


国际重大停电事故统计数据
的分析

执笔人:边海峰、张钧、

田鑫、王旭斌

国网能源院

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


一、传统事故原因依然是电网安全的严重威胁




      一是关键设备故障与自然灾害是最主要诱因。在125次大停电事故的初始原因中,关键设备故障和自然灾害达到97次,占比77.6%。另外,系统运行操作不当及误操作13次,外力破坏6次,体制机制方面4次(主要是美国加州能源危机引起电力短缺所致),网络攻击5次。

      二是系统保护等技术措施不当是事故扩大的直接原因。印度2012年“7.30”和“7.31”事故就是由于关键线路过载后距离保护三段动作引发系统连锁反应,处置过程中低频减载切负荷措施不能有效落实;上世纪90年代中叶,美国提出了类似我国的电网安全“三道防线”,但执行情况不理想。从美国2019年“7.13”纽约大停电可以看出,该区域城市电网设计违背了“N-1”原则,设备出现故障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没有及时切换供电路径。

      三是电网结构“先天不足”是造成某些国家和地区停电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。不同的电网结构对于系统故障和扰动的承受能力有着显著差异。从发生大停电事故频率排名前几名的国家和地区来看,往往由于历史发展进程和体制方面的原因,未能有效构建一个清晰合理的电网结构,存在未能实现有效分层分区、网架薄弱环节多、事故容易扩大等先天性缺陷。如发生多次大停电事故的委内瑞拉,该国东部电源基地向西部负荷中心输电走廊单一、链条长,网架结构不甚合理,单一故障后容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,且故障后支援难度大、恢复时间长。

      四是电力设施设备长期投入不足、老旧设备比例高是多起大停电事故的深层次原因。美国电力企业大多隶属私有企业或股份制企业,追求利润最大化,设备老化问题突出,运行年限超过25年的电力设备占比高。2015年美国能源部发布《四年度技术评估》指出,美国70%的输电线路和电力变压器运行年限超过25年,60%的断路器运行年限超过30年。


二、电网安全风险出现新变化




      随着电网智能化、信息化、互动化的快速发展,除上述传统风险外,一些非传统风险逐渐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。

      一是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给电网安全造成巨大威胁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,极端天气灾害发生日益频繁,所造成的大停电事故往往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。澳大利亚2016年“9.28”大停电是由于强台风造成的,使南澳电网在88s之内遭受5次系统故障,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,最终演变成持续50h的全州大停电。另外,气候变化也造成高强度洪灾、森林大火、热浪和干旱等灾害的次数增加,使电网安全运行承受巨大的压力,比如热浪在加剧干旱的同时,降低输电基础设施的效率,增加高峰时段对空调的需求。

      二是新能源高比例接入造成的网源协调矛盾不断加剧。近年来新能源发展迅猛,由于其“有效转动惯量”与常规机组相比较小,导致电网抗扰动能力持续下降,加之新能源机组涉网性能不足,在系统遭受事故后迅速脱网,进一步加剧系统波动性,导致大停电事故发生。2019年“8.9”英国伦敦发生大停电事故,约100万家庭和企业用户受到此次事故的影响。此次事故中,海上风电、大量分布式电源接连跳闸脱网,发电能力缺额超过130万千瓦,电网频率快速下降至正常范围之外,触发低频减载切负荷装置,导致大量负荷被切除。

      三是网络攻击对电网安全的威胁变得现实而紧迫。随着电力产销边界的逐渐模糊,以及大量智能表计、智能终端接入,电力系统的分布化程度越来越高,电网边界不断延伸,电力监控系统及其网络的安全防护形势日益严峻。2015年12月23日发生的乌克兰大停电,成为首个被证实的由黑客攻击行为而导致的停电事件。2019年6月15日,《纽约时报》爆出至少从2012年开始,美国已将侦查探测器植入俄罗斯电网控制系统,该报道称美国正在加大对俄罗斯电网的网络攻击。



专家介绍


边海峰,硕士,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研究员。主要从事安全风险管理、电力规划等研究。发表论文10余篇、专利3项。获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电力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。

张钧,博士,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室主任,主要从事电网发展、电网安全防控等研究。

田鑫,硕士,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专家,主要从事电网投资分析、电网工程后评价、电网安全管理、电网风险预警等相关研究,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、能源局、国家电网公司委托的重大课题30余项,主笔编写出版《国内外电网发展分析报告2019》等著作,发表EI、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,获得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,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、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成果奖等。

王旭斌,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研究员,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。主要从事电网发展战略、电网投资评价及策略、电网安全防控等研究。

团队简介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(简称电网所)是国网能源院内设业务所,成立于2009年10月,目前拥有员工18人,平均年龄34岁,博士11人,副高级职称以上10人,是一个朝气蓬勃、开拓创新的宽口径、复合型研究团队。

      电网所下设电网综合业务、智能电网两个研究室,自成立以来,以电网发展、电网安全、电网运营等研究咨询为核心,为政府政策制定和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。发扬“踏实肯干、勇于担当、开拓创新”的“勤劳、担当、创新”精神,深耕细作,精益求精,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质量,不断涌现思想火花和智库成果。累计承担近400项研究项目,其中,政府委托项目21项,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97项、管理咨询项目36项、专项研究项目54项,其他省级电力公司和社会企业机构委托项目170余项。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2项,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,中电联中国电力创新奖3项,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15项,国家电网公司软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。依托研究成果形成100余篇内参专报,相关建议被政府部门、国家电网公司采纳,纳入相关政策文件、标准规范、会议材料和决策依据等。挂牌“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”,获得“国网能源院先进集体”“国网能源院课题攻关党员先锋团队”“国网能源院先进党支部”“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”等荣誉称号。

      2020年初,以“四个革命,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,聚焦新时代如何发展新电网,电网所集思广益,提出“三二一”研究体系,即三大功能定位、两轮创新驱动、一个国际视野,形成六大研究方向,分别是电网发展规划战略、电网安全应急保障、电网运营服务升级、电网治理能力提升、电网技术创新发展、电网发展国际比较,并成立六个柔性研究团队,围绕六大研究方向开展基础能力建设和研究咨询工作。




 往期回顾 


【电网安全审视】安全管理系列文章(五):对提升重大风险预警及时性的思考

【电网安全审视】安全管理系列文章(四):安全建设始终在路上

【电网安全审视】安全管理系列文章(三):国家电网本质安全关键能力建设与评价研究

【电网安全审视】安全管理系列文章(二):国外能源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经验

【电网发展前瞻】电网发展形态系列文章(七):关于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的分析与探讨

【电网安全审视】安全管理系列文章(一):电网运行风险与安全管理能力提升

【电网发展前瞻】电网发展形态系列文章(六):以电为中心的能源互联网理论分析

【电网发展前瞻】电网发展形态系列文章(五):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发展分析

【电网发展前瞻】电网发展形态系列文章(四):关于我国农村电力和电网发展的几点认识


编辑:杨彪

审核:许晓艳

声明

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,纸媒、网站、微博、微信公众号转载、摘编《中国电力》编辑部的作品,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、二维码等关键信息,在文首注明《中国电力》原创。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、分享。欢迎大家转载分享。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